近来几日,我都在忙着准备剑桥大学的两场演讲,一场是当地时间十月四日召开的二零零九首届剑桥大学华人青年论坛(暨第二届英国华人青年论坛),另一场是十月七日在剑桥大学工程系礼堂举办的我个人的专场演讲,题目是《让华人的声音震憾全球》。剑桥演讲这档子事儿总算是高于段落,要感谢剑桥大学和主办方的邀请,更要感谢与会的华人学者和同学们的厚爱。据悉,《伦敦时报》和《香港时报》等媒体均报道了相关活动,鉴于此也要感谢媒体朋友们的支持。刚刚看了一下博的点击率,虽然这几日没顾上发表什么新东西,但点击率还是稳步攀升了2万有余,这点于我是很惊喜的,所以要在这里特别感谢博友们对我的支持和关注。人说,当你需要感谢的人太多,那就谢天吧。所以,这里,就干脆谢谢老天爷好了。
从剑桥回牛津的时候,瞥见一家“伪”中餐馆挂出一张非常盗版的太极两仪图标志,联想起近几日在英国见到华人学生们口说非正宗英语的际遇,颇有些感触。此番来到英国各地,一众华人学者,学生们总是热情的带我去试吃“当地最正宗”的华人餐馆,但吃到目前为止,我却难于给任何一家中餐馆下“正宗”的评价。每去到餐馆,点菜的时候,总是得加问一句,“鸡肉是炸过的吗”(没办法,这里炒菜的鸡肉也普遍都是炸过后,再淋上甜酸味儿的酱汁儿的,为的是契合当地人的口味。)初到英国时,提起中国,我能想到很多,很多特别美好,令人心冀神往的故乡的画面;而今,中国——家,印在脑海中的画面就生生的被浓缩成一大桌子的“那才叫正宗的,地道的”中华美味。
在英国访问的这段时间,遇到一些优秀的同胞操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也有不少一部分国人的英文水平给我的感觉就恰如上文中油炸后再淋了酱汁的宫爆鸡丁一样——特别的不地道。在剑桥三一学院演讲的间歇,作为论坛唯一一位受邀的华人英语老师,有多位剑桥的学子向我咨询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如何突破口语和听力水平。对于在剑桥生活和学习多年但还担心着英语问题的同学们,这点于我是颇有些吃惊的。据他们描述,虽然通过了雅思或托福等语言考试考上剑桥,但平日运用英语深入交流的机会较少,平时上网除上用下Facebook 和 MSN之外,还是习惯性地看中文网站。咨询的几位均是物理或者化学等研究型学科的硕博士,鉴于平时的工作多是研究型的工作,对专业性的文章看得懂也听得懂,但口语还是半哑巴水平。
期间一位在剑桥攻读物理学的博士生非常苦恼的称,他刚刚在一场工作的电话面试中失利,面试官毫不客气的指出,除了听懂他开始讲的几句客套话之外,实质性的内容完全没有听明白,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遂,他向我咨询,如果回国找工作,对英语交流水平的要求是否会有所降低呢(我听他说了几句,毫不客气的指出,无论回不回国,也要必须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在职场上,你的才华最初是靠口才展现出来的,而英语和中文流利是至关重要。)况且,国内的工作节奏要比这里快上几倍,那个强度是否是他能适应的,也是我所担心的问题之一。
这次在英国的访问见到很多曾经直接或间接听过我雅思课的学生,而为什么出国前要进行雅思等英语考试呢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了听得懂英语授课的基本能力。上课这个东西它是有技巧的,听得懂,70%听得懂,只要少表达自己的意见,多看看同学的笔记,大意也是能拼凑出来的,这只是我的假想。因为据悉英国的课程设置设有相当多的互动环节,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如果英语水平不甚理想,那如何通过这样的互动课程的考核呢这说明一个简单的交流于学生们还是不成问题的,仅仅是无法把语言为自己所用,灵活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已。用中文,或诙谐,或犀利,或激情澎湃,或言之凿凿,信手拈来不费吹灰;倘若换成英文,思维能力立即下降几个等级,以下降后的等级去找份工作,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