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排名 英国签证动态 英国名校推荐 英国消费指南 魅力英国摄影大赛
英国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特点 英国留学市场 留学现状与形势 留学就业前景 学历认可度 英国留学费用 英国奖学金
英国语言学校 英国高中申请 英国预科申请 英国本科申请 英国硕士预科 英国硕士申请 个人陈述专区 成绩单专区 重点专业介绍 大学重点介绍 英国大学排名 语言考试介绍
英国留学签证 英国学生签证 旅游探亲访友 技术类签证 工作许可
赴英准备 生活英语 吃住信息 生活信息 穿着时尚 英国出行 英国娱乐 英国工作 银行开户 英国电信
 
英国留学中介
英国留学签证办理
美国留学申请
英国大学申请
英国留学申请
英国留学问题
英国预科申请
英国大学综合排名
英国留学消费指南
英国留学交友
 
英国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英国留学生活 -> 生活信息 -> 怀念上海话

怀念上海话

出处: 互联网 , 已经有 人浏览过此页面, 发表时间: 2010-11-27
 

 

  小制作电影《疯狂的石头》捧红了新生代导演宁浩,也为方兴未艾的影视方言再助一阵。深重、响亮、掷地有声的重庆话在电影中大放光彩,香港职业劫匪的广东话口头禅“我顶你个肺”也流行一时。影视作品大量使用方言,颠覆国语普通话隐含的意识形态正统性,传达出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这种做法早已屡试不爽。过去是港式粤语和京片子打头阵,现在有东北话与陕西话横行屏幕,唯一的例外是衰落中的上海话。

  多年前,我曾在上海看过沪语电视剧《孽债》,感觉演员的说白听起来与生活中的上海话颇有差距。那种尝试带来的影响是水波不兴,留下的结果是下不为例。90年代后期怀旧大潮勃兴,上海话却沦为王家卫电影中60年代香港小家庭牌桌上的生活点缀而已,但对于上海人和上海文化来说,上海话是重要的。30年代,上海话是中国新潮流行语汇的输出源;90年代以后,上海话则成为需要保护和捍卫的对象。我们这一代人大都在90年代前期离开上海。10年后,我的朋友站在南京路与西藏路交叉路口的人行天桥上环顾四周,发出了“上海人在哪里”的感叹;我则在电视上看着土生土长的活蹦乱跳的年轻一代用上海话读不清“我”与“下”的区别,感到非常气馁。

  过去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之说,我现在不免也会平生“上海在中国,上海话在国外”之感。90年代开始,上海再次成为移民城市目的地,上海话因缺乏吐故纳新、同化异类的自我生成机制而成为被动的受污染对象。一位来自山东的新上海人,在大学里记住几句常用的上海话,比如上课就是“想哭”,下课就是“我哭”,这种对上海话展开的大胆的异质想像和音声比附,是败坏上海话纯正发音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声大师侯宝林说过一个方言段子,讲一位北京人把上海话的“汰头”听成“打头”,闹出笑话。但真正的上海人听来,“汰头”与“打头”是八杆子打不着边的事,“打”与“汰”清浊分明,毫不相同,何笑之有?上海话也许从来没有强势过,却是小资的语言,优雅的语言,市民的语言,机智的语言。这种特色曾表现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也出现在另一位旅居纽约20多年如出土化石般存在的作家木心的笔下。因为没有受到新兴外来语的污染,纯正的上海话唯有活在海外上海人的口耳之间。我们这一批人,或许竟成上海话最后一块净土。

  过去10多年,移民潮翻新了上海这座城市,也冲刷了作为上海文化象徵的上海话。目前上海的现状是,初级中学老师由外省人占据主导地位;中低档餐饮服务业基本没人会说上海话;上海最活跃的几份报纸和全国性报纸的上海站中,一线记者几乎没有上海人;在大学里,老师与学生对话必须罢黜上海话;上海沪剧院已经招不到会讲纯正上海话的新生学员……与上海经济强势崛起形成明显反差,上海话非但没能南征北伐,反而在各种地方语言的冲击下,不可抑制地走向粗糙化和低俗化。上海话的基盘在松动、在垮掉,新一代上海人正在丧失作为身份象徵的上海话。

  我所理解的上海话的传统特色,表现在语音与语义两个层面。上海话属于中古吴语的语音系统,完整保持了“平、上、去、入”四声,更在清浊读音上翻转自如。在吴方言中,上海话的入声韵保留最齐全,但在8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口中,许多入声韵已被简化归并,或根本发不出入声韵。也就是说,年轻一代上海人的舌头、喉咙、声带等发声器官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又如用上海话读“鱼”、“五”、“午”等,发后鼻浊音,北方话语音系统没有这个发音传统,北方人几乎丧失这个独特的发音能力。

  上海话的表现力非常强,语汇丰富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如表现“很”的意思,上海话中就是“邪”、“邪气”、“交关”、“穷”、“老”、“瞎”、“鼎”等讲法,现在又流行“不要太”……等句式;又如形容圆叫“的粒滚圆”,形容脆叫“刮辣松脆”,形容青叫“碧绿生青”,形容生叫“面熟陌生”,读起来舒服,听起来惬意。在描绘颜色方面,形容白叫“雪雪白”,形容红叫“血血红”,形容黄叫“蜡蜡黄”,形容黑叫“墨墨黑”,绝对形象到家;上海话多三字语,如“插外快”、“轧苗头”、“牵头皮”、“触壁脚”、“打回票”、“卖关子”、“吃豆腐”、“放白鸽”、“拉皮条”、“拎勿清”、“乒乓响”、“一只鼎”、“电影院”、“俱乐部”、“雪花膏”、“橡皮筋”、“大闸蟹”、“偎灶猫”等,都是顺口悦耳,充满海派气息。

  在近现代中国,上海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上海继承了江南吴越的民风,吸收了东西文化的精华,如今又冲在国际化浪潮的排头。上海人的特色,大都体现在作为文化表征的语言上,比如做事讲究“实惠”,场面上追求“派头”、“噱头”、“掼浪头”;骂人讲究“绰刻”,把别人看成“憨大”、“屈死”、“阿木林”。上海人的聪敏、机智、务实、势利,在上海话中毕显无遗。某种意义上,要改造上海人,就从改造语言开始。

相关咨询请拨打400 666 1553(中国)0203 206 1211(英国) 或发邮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国)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英国
 
大学之道——浪迹天涯之系列九 雪死——浪迹天涯之系列五
* 网站信息版权声明 *
   1. 如要转载本网站原创文章, 请注明出处: 优越教育网 (http://www.peccn.com)
   2.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 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 本网站不承担文章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 公司简介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hina (上海): 中国上海市浦东, 世纪大道88号, 金茂大厦, 31楼, 200120, 电话: +86 400 666 1553, 传真:+86 (0)21 2890 9999

London (伦敦): The Space Liverpool Street,14 New Street,London EC2M 4HE, 电话 : +44(0)203 949 6719,传真 :+44(0)203 949 6719

PECCN.COM    2010-2015    网站版权为 英国优越国际 (伦敦&上海) 所有    英国工商局注册号: 0709 2225    沪ICP备1100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