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告别与我朝夕相处了三年的第二故乡-英国,整理行囊,匆匆回国。
回国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便在英国总领馆文化教育处里开始了自己在上海的第一份正式工。项目一个接着一个,还没有来得及给自己喘息的机会,便要学会承担一个个的责任。
但我始终享受着这样的工作状态。
毕业典礼
今年3月,偷个闲,和家人同游英国,很想随随意意地将自己的硕士毕业典礼打发,却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典礼的举办地-伦敦的ROYAL ALBER HALL告诉我、朋友和导师庄严的穿着以及英国皇家管弦队满堂喝彩的表演都告诉我:“Bonny, that's your big day!”
朋友打了个比方,对每一对父母来说,子女的婚礼虽是大事,但他们都有机会参与。就算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们无法享受到亲生子女婚礼所带来的喜悦,但亲朋好友行行色色的婚礼,多少也让他们失去了对参加婚礼的新鲜感和神秘感。
而同样属于大事之一的 - 子女的毕业典礼是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比性的。至少,自己的老爸老妈不会大费周章地参加朋友小孩的典礼;而我也绝非那一类会全身心整天铺在读学位上的用功小孩。
“JIA ZHU, ACHIEVE DISTINCTION FOR HER MAJOR PROJECT…”从系主任向来宾报名字,到与校长握手,再到从导师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并行脸颊礼,整个过程迅速但也真诚,快得连相机待位的老爸都没能捕捉上任何精彩镜头,但从老妈脸上的泪痕,我读到了父母的欣慰。
重游伦敦
再回伦敦的感觉很好。虽然遇上了罕见的“寒春”,这让我第一次“迷恋”起上海的气候。但是由于兴奋燃烧起的热情还是帮助我维持着正常的体温。
不经意地在BBC BREAKFAST的呼唤下清醒;不经意地重温早晨坐定吃早饭的好习惯;不经意地以步代车走向我们的目的地;不经意地向父母讲述着伦敦可圈可点景点背后的历史。
有人说过:“记忆如果很容易就被换回,说明它在心中的份量还不够重”。我想如果记忆是不经意就被换回的话,那它多少应该有生命所能承受之重吧。
再别伦敦,似乎这次少了份惆怅,多了份自信。
自己终于为这三年的留学生活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当时的我没有抱怨留学生活的多磨,我是好样的;现在的我仍旧保持着对这段经历的感激之情,我是理智的。我也同样相信,我与英国的约会绝对不会相约无期…
相关咨询请拨打400 666 1553(中国)0203 206 1211(
英国) 或发邮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国)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