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9月,(英国)
各大高校开学在即,来自中国的新同学们将开始在这里的(留学)
生涯。有人兴奋,也有人稍有担心,因为从踏上(英国)
的土地那一刻开始,大家面临的就是全新的(生活)
。
近年来,由于中国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很多(英国)
大学的国际部都有中国老师专门负责招生等工作。
贝德福特大学(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或译“贝德福德郡大学”)位于伦敦北部半个小时车程的卢顿镇。
在今年的欢迎周中,贝德福特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服务和活动,包括机场接机,学校信息与设施介绍以及开展聚会和交流,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学校环境。
这所大学的国际部部长兼远东区总监王海老师从10多年前就开始去中国招生。他对这些年来中国留英学生的发展趋势非常了解。
王海:要帮助学生熟悉环境,同时不能增强他们的依赖性
子川:能不能先简单介绍一下学校为了欢迎新生准备了哪些活动?
王海:我们是从三个角度考虑迎接新生的,一个是帮助新生能够尽快在新环境中生存。来到异国他乡,分不清东南西北并且需要自己考虑和安排衣食住行的时候,如何生存是最关键的,尤其是对现在年龄越来越小的学生来说。第二个方面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短短的一个星期,帮助学生了解这里衣食住行的节奏和方式,以及学习的安排。第三,我们想通过这一周,当然不光是这一周,实际上我们有一年的安排,给学生增加社会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技巧,我称之为给学生增加附加值。这些活动虽然时间短,但能够帮助学生落脚,进入学习状态,增加对于社会、工作的知识、技能、技巧和经验。
子川:我看到安排方面除了(生活)
,熟悉环境,还有找工作的活动,这个是不是您所说的附加值方面?
王海:对。我们办公室现在专门有一个团队,叫做 “活动与工作安排”(Events and Work Placement)。今年我们第一次在去年的基础上为研究生增加了一个一年300人规模的工作安排计划,这种计划主要先从学校开始,把学校各个部门都打开,对学生开放,被选中的学生会有一个星期10个小时,一共有100个小时的工作安排计划。目前来看,这个确实对申请到这个学校的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它既是一个营销方法,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附加值。
子川:对于中国学生我们有没有一些特殊的安排呢?
王海:就这个计划来说,大家都是平等统一的。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在中国驻英使馆的安排,很高兴使馆能够把这个机会给我们。学生在学习期间先在国际部锻炼、培训,然后到使馆。我们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实际的培训。
子川: 在新的欢迎周对中国学生有什么特殊安排?
王海:我们专门单独有一个针对中国学生的欢迎项目,但目前仍然是ICB(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Beijing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占主流,虽然这个项目的开展仍然围绕ICB,但同时也容纳其他的学生。我们还邀请使馆教育处的老师过来,像今年9月28日上午我们会邀请负责这片的孔老师,来对大家进行指导有关政策方和安全方面,以及使馆可以提供的服务和指导方面的内容,这个是专门针对中国学生的。
子川:您十几年前就开始到中国招学生过来,这些年来,您觉得这个趋势有没有一些变化?
王海:其中的一个趋势是学生越来越年轻,学习的层面也更加广泛。像我自己21年前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公派的研究生、访问学者为主,渠道少,信息也比较缺乏,到97、98年才真正开始有自费学生,但是那个时候比较零散。现在学习范围更广,从中小学到大学、本科到博士生都有,当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家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国别、区域、学校、专业来说,可挑选的余地很大。同时市场也在成熟中,大家更清楚去向和选择。另一个发展的趋势是在校际之间的合作,包括国外的学校到国内去办学。现在,互相实际教学管理的参与越来越深,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国内的学生的需要。还有一种趋势就是中国人口的变化。虽然现在国内人口数量很大,但是实际的学生人数是在逐年下降的,速度也非常快。比如说我们学校现在总共有五、六百学生,比我们高峰的时候还要少。
子川:为什么最近几年人就少了?
王海:应该说是直接的申请人数减少了,而且院校之间的合作加强了。可以说,80%以上的学生都是来自于院校的合作关系。
子川:现在跟国内多少个大学有这种合作关系呢?
王海:现在活动比较多,有六个大学,人数各不相同。那么从这个大学里面的APCL (Accreditation of prior certificated learning —先前学习证书鉴定),就是说凡是进入那个大学相同专业的可以直接申请,到专门组班。目前我们合作最深入的一步就是和南通大学,我们会派学校的老师过去负责他们前三年三分之一的教学,学生最后一年到我们这来完成本科。在国内,这种实际的参与教学还只是这一家。
子川:那为什么说个人申请减少了呢?
王海:也可能与我的做法有关系。从我来到这个学校以后,我所倡导的就是走校际合作这条路,我认为校际合作有益于三个平台。第一有益于学生,学生有国内和国外教育体制的经历,是1+1大于2;第二对师资有利,教师们通过互相接触来提高和发展;第三对学校的知名度和发展有益。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个人申请和通过中介申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也承认这是我们的弱点,下一步我们要单独招一个负责这个的国际营销经理,在继续发展校际合作的前提下,能够扩大其它方面的业务和工作,包括个人的直接申请。
子川:这么多年,您觉得中国学生在适应环境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王海:这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我跟员工说,我们要帮助学生熟悉环境,但同时不能增加他们的依赖性。我们的任务是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而且同时能够帮助他人。也就是说让学生帮助自己,让学生帮助学生。这才是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