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英国后不久,便被英国神经质般的火警系统折腾得有点吃不消了。
不能否认,英国人的防火意识很值得中国人学习。每个厨房都必备灭火器和防火毯,室内严禁吸烟,并且经常进行防火演习。
在尚未踏上英国的土地之前,我就接受到了一次防火教育。是学校寄来的住宿材料中,有一张专门的地图告知发生火警后的学生集合地点。我当时很当回事的在脑海中拼命地把它记了下来,到了英国后还特意根据脑海中的记忆把集合地点找到,生怕真的火灾来临时,我会找不到组织。
“狼来了”
记得第一次听到宿舍里刺耳的警报,我魂飞魄散般穿着拖鞋就一个箭步地从最近的紧急出口冲了出去,迅速地赶到集合地点。这才发现,原来这次警报只不过是一次演习。警报消失后,紧急出口被关闭,我只好穿着拖鞋狼狈地兜了一大圈后从正门回到房间。
大约一周过后,半夜里睡得正酣时,警报再次响起。迷糊之中听到周围同学慌乱的脚步声和关门声,我心里一阵惊慌,钻出被窝,披了一件外套就赶出去了。到了门外,发现不少同学只穿着睡衣就出来了,还有一位更绝,干脆把被子披在身上跑出来,估计连睡衣都没有穿。在深秋的寒夜中站了大约二十分钟,警报解除,大家发现并没有什么值得惊慌的,忍着一肚子火又回去睡了。
此后每隔一到两周,火警都会响一次。我们慢慢才知道,原来英国的火警系统特别灵敏。烧菜时没有开抽油烟机,或是洗澡时没有关浴室的门都有可能触动警报。随着警报响起的次数增多,每次老老实实下楼,规规矩矩地站到门外的人越来越少。到后来,我也练就了“哪管警报刺耳,我自酣睡如故”的功夫。多少次的警报声就在我们的诅咒声中平静地消除,我们也越来越坚定了对警报“嗤之以鼻”的信念。虽然知道这样做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正如有同学笑称 “宁愿被烧死,也不愿被折腾死” 的那样,过于频繁的紧张之后只留下了更深的麻木。
有时我甚至会想,如果真的发生了火灾,是安置了火警系统的楼里的人更有可能逃生,还是没有安置火警系统的楼里的人更有可能逃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