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多以前,怀着两个“论”来到伦敦:一个是“速胜论”,另一个是“接触论”。
国际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课程是我的主打曲目;该公会给我免了五科,我在国内又过一科,还剩的八科是在伦敦经过三次考试一年半完成的,虽非极快,也可称迅速——毕竟没有经过任何过渡性的语言学习和生活适应,用一句拳谚形容可算是“不招不架,就是一下”——学业方面的“速胜论”完成得比较顺利。
和前面快板急攻的“速胜论”相比,下面的“接触论”节奏慢下来,难度也大许多并且可控性小了不少。
了解英国社会
所谓“接触论”,是希望了解比较实在的具体的英国社会情况,与在国内时对英国的印象对比对比,尤其与在英国所学的知识对比一下,不是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么?听她的课,学她的书,考她的试,轮到从她的“身教”学习时,却走了,或被隐性地请走了,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不是回事。
于是八卦掌在无意有意间,成了我和英国社会沟通的一座别致的小桥。
移民资格批下来后,最想了解:在这样的社会生存,发展,主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这必须得找到“业内的有识的并且愿意坦诚相告之士”请教一下,这种指点不能是免费的,但是花钱也未必能买着——事情可有些难办。
机缘在不经意间来了。
朋友在中医店工作,告诉我有个感冒的本地顾客买完药后,问她知不知道有谁教“Ba Gua”;初时朋友没反应过来,后来猜测可能是八卦吧,用手大致葫芦一下八卦换掌的姿势,对方说,对!就是这个。朋友于是问我想不想教他,是个黑人。我说见个面看看吧。
学生和老师
定好的时间,定好的地点,一耸一耸走过来一个灰夹克跳棋帽子的高个黑汉。近看挺年轻,有礼貌,互相问候后边走边聊,他发音倒清晰。到一僻静处,停下来。我说请你练一下你所学的八卦掌;他就地立了,起势,练开了他的所学。
他练完,我没评论,只说你看看我的。我收了势,看到他眼里有兴奋的光在跳跃;告诉我说,他只在法国见到有人练八卦掌的姿态与我有相近之处,要和我学,问价钱;并要交这次的钱,我说这次免了。搁那以后,和此人交往起来。
他叫倪克,生长于伦敦,祖籍尼日利亚,在伦敦城中的一家顾问公司作项目经理。每周四早晨4点到5点,跟我练习八卦掌,从来没迟到过。这令我心思一动,因为以前和我学拳的也有黑人,还有阿拉伯人,法国人,瑞典人等等,在守时方面赶上这个的倒是没有。
倪克有十二三年的习武经历,先学南派螳螂拳,后师从三人学八卦,两个是法国人,一个是中国湖南人。我是第四个教他八卦的。
这里有个非常常见的麻烦,即教学的关系该是中式的呢,还是西式的呢。我想这是凡是在此教文也好,教武也罢,必定面对的。教学关系的确立,决定着教学进度和方法,最终决定着教学质量。
要知道传统的中式学艺的,教授者以整齐严肃诲人不倦为纲,学习者以毕恭毕敬勤奋有恒为常。师徒关系,近于父子或甚于父子。西式的,你是卖货的,我是买货的,你得让顾客我高兴才是。
他先前的八卦掌就是以西式的方式学的;他知道,我也知道,他没得着真东西,要不现在也甭再费事了。
同其他在这遇到的武术爱好者、练习者一样,他也没有什么基本功,没有桩功,平衡感不好,试试他让他踢踢弹踢,踢得摇摇晃晃,手脚拢不到一块儿。为此,我专门给他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训练项目。
6个月后,我对他的弹踢开始表示出满意,他才告诉我,他是如何咬着槽牙强忍着练习。简单的伸胳膊展腿,要做到中规中矩,需要每块肌肉、每条筋腱、每块骨头的协调,更需要气息、意念、感觉的融注,这个过程是艰苦的,是枯燥的,没个人监督带领着,极容易放弃;但是,它又是美妙的,有趣味儿,要不哪会有些人自个坚持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