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求职渠道篇:
路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似乎,过去我的某个ID,某个引起巨大争论的帖子,也曾经引用过这句话。 与其说我词汇贫乏,不如说,这实在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本人背景如下,985排名靠后的重点+曼大,专业法律+HR, 本科成绩尚可,大大小小的什么三好学生,奖学金,优秀辩手之类的奖有那么7,8个,校学生会,学校社团主要干部。 还有2,3张廉价证书,篇把论文. 英语口语在英归中,应该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当然,这在简历里是体现不出的.
本科毕业时找
工作 ,投了4份简历。两个全球50强,两个国内名企。 四个都有回应,3个进Final interview,两个拿OFFER。
这次来到上海,我首先给自己定位,目标-500强的MT。 渠道,ChinaHr.
当然为了保险,一些我不大瞧的上眼的企业也投了一些。 大概投了50份网络简历,30份打印精美的简历,等了近两个月结果给了我当头一闷棍。当初本科毕业给我OFFER,或者进了FINAL INTERVIEW的企业,理都没理会我。 有理会的只有Loreal,还有个比较大的私企。(那个私企的笔试我都没做完,觉得没意思,现在有点后悔,我想,尊重任何一个尊重我们的企业,这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并且在后来别的500强的笔试中,我遇到了类似题目,可惜那次私企的笔试,我就没认真做完)
分析原因:
第一,竞争环境改变,以前是在小省城,学校还算有影响力,现在是在上海。 我这种基本条件的应聘者,一把把。据LOREAL的HR告诉我,他们招聘20多个MT,有近2W人报名,名校学生是主流。
第二,校园招聘的目的是为7月以后,或者说为公司长远提供管理储备。 目标不是海龟这种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很多企业的定义里,我们已经由应届毕业生,变成了无
工作 经验的非应届毕业生。
第三,校园招聘针对性很强,很多都是喜欢招师弟师妹的(复旦啊,交大啊),还有些国企招聘,内部关系复杂,据TIGTAG著名人物TOTTEMHAM说,这些企业的校园招聘都是玩人的,名单早内定了,虽然我不完全相信,但是,这种因素的确存在。
第四,加上了海龟这个头衔,也给我们加上了更多不稳定的因素,海龟薪资期望更高,能力不见得更强,稳定性明显更差,现在企业越来越理性了,招聘人是用的,不是用来显摆的。
第五,我们完全缺乏常规的求职渠道,很少有公司去“学校”要我们。 而这是国内应届求职的主要方式。
建议:
第一, 如果条件不是很硬,最好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500强的校园招聘上,和名校顶尖学生拼智力,比素质,而且是1/1000这种录取率,我觉得
机会 太小。 我身边的英归,保持了联系的,没一个是这种方式进500强的。包括一些后面
工作 找的挺好的朋友,也在校园招聘中一败再败。
第二, 如果条件不错,那么申请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那些OPEN QUESTIONS。最好提前做好,过几天再看看,修改下,再提交。并且如果有办法能够让内部人推荐的话,胜算会大很多,至少能有个面试的
机会 。
第三, 多和前辈交流,哪怕是失败的前辈。
第四, 重点申请那些明确表示欢迎
留学 生的。 比如MARS, NESTLE, CITI, Standard Charted, HSBC, 四大貌似今年不如去年那么欢迎应届海龟了,很奇怪,当然如果你本科GPA够高,
机会 还是大大的有。
第五,多看背景资料,多看面经,各大名校BBS,或者新东方求职BBS,等等,把握企业文化,了解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LOREAL和PG要的,绝对不会是同样的人.
面对这么残酷的就业形势,应该怎么应对呢? 如何寻找或者开辟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求职渠道呢?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七种做法:
(其实严格的说,我找
工作 经历的曲折算比较多, ,好几次都是在最后的关口功败垂成,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想,我所经历的那些曲折所涉及的范围和参考面也会更广泛一些)
第一, 在网络上找
机会 ,比如TIGTAG,和前辈聊聊,看他们有没合适
机会 推荐,比如PILIPALA师姐就向CITI推荐了我,尽管没能去成CITI,在这里还是要特别感谢下她的关心和帮助。一会我再详细的说说,为什么会失败,教训在哪。
第二, 互相推荐。 比如我在某个企业面完,写了面经,然后留了QQ,这样就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华润涉外销售这个职位就是某个朋友推荐的,虽说后来为了等LOREAL,让这个职位凉了,毕竟还是在面试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些技巧。 后来通过这种方式,还拿了一些别的
机会 。 别以为国内拿牛OFFER的人都是超级牛人,我和一些拿500强MT OFFER的人聊过,他们很多也是经历了N次失败才有一次成功的。
第三, 校园宣讲会。 Kimberly校园宣讲会的时候,我故意提前去了,然后故意去向组织者请教,对于我们应届
留学 生,他们是不是也很欢迎,得到的答复当然是肯定的了,呵呵。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我厚着脸皮说,我能帮您做点事情吗,以前在学校我也经常组织活动的。她感谢了下,然后我就主动去帮她们组织会场。接着投了简历,宣讲会结束后又和他们总监聊天,然后客气的说希望以后有向他们学习的
机会 ,他也很客气的说了,他也很希望以后有深入交流的
机会 。 这样,起码就有了面试
机会 ,而且以后的面试中他自然就觉得我是个主动积极的人了。起码提前就有了好印象。 最后这个MT的
机会 也以失败告终,具体我会在下面详细分析。
第四, 注意社会招聘信息,广撒网。要求一年
工作 经验的也可以申请,当然,人家经理职位,你一个应届生就不能自不量力了,但是什么助理啊,什么专员之类,如果要求一年
工作 经验,绝对可以尝试。主管什么的,如果要求不是很高,也可以投投,我就拿到过一个500强的主管级别的面试
机会 ,还进了FINAL,后来还是失败了,具体我会在后面分析。
第五, 注意重点培养。很多企业删求职邮件,看都不看就删除的。有个让我去实习过的公司直接主管对我说,我们从来不看那些的,那都是找不到
工作 的人的简历,我们只相信内部推荐。 邮政简历当然很多公司也是当废纸的,但是无疑,
机会 要大很多。如果这个职位你觉得很符合,那么找到地址发邮政过去,如果没留地址,你自己把地址找出来,其实这也是反映你能力的地方,如何利用互联网搜索想要的信息。
第六,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本科同学,本科学长,
英国 同学,等等,找各种关系,建立联系,尤其是交大,复旦这类学校毕业的,这种网络是很有价值的。
第七, 电话拜访或者亲自拜访。 有人说,这种方式可能会让人反感的。但是,如果本来希望是0,他无论如何不可能变成一个负值,对我来说,没
工作 比没面子更残酷一些。更何况,一般的大企业还是有基本修养的。 如果恰好他不反感,或者欣赏这种方式,那么我们又找到
机会 了。 尤其那种没留电话的,如果你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他们的联系方式,我相信这也绝对是你能力和个性的一种体现。 当然如果人家明确说了谢绝来电来访,我们也就没必要浪费的时间了。
相关咨询请拨打400 666 1553(中国)0203 206 1211(
英国 ) 或发邮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国)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