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留美很诧异?听听学长怎么说!
对于一个本科中文系的人来说,决定去国外读研是一件当时班里同学和老师很诧异的事情。他们认为,如果真心热爱文学,何不在国内知名大学读研或读博。毕竟,我想选择的不是实用而就业率高的会计,不是在美国急需又抢手的计算机,也不是可以“拯救世界”的工科系,而是一个美国学生中都比较冷门又就业堪忧的文科。可现在看来,我在美国那两年多的时间的确收获颇丰,所以,在这里, 简单把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写出来,希望给想去国外深造以及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点启示。
出国前,我最美好的设想是读国外的东亚研究系,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选中国研究方向,何况普林斯顿与哥大等校的东亚研究系里都是些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看外国学者是怎样做中国的学问该是一件多么酷的事情。可后来经过了自己首轮网上选校调研后,发现这个方向全是直博。也就是说,你要忍受在美国文科7—9年的博士周期才能毕业。那一刻,我思来想去自己还是无法甘心耐住寂寞去研究一门学问,于是把方向转向了社会学与教育学。经一个月的反复考察,选定了“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比较与国际教育)这个方向。
一、你的英语能力要强。
这里的能力,不单单指你的英文水平,而是外化为说内化为写的一种综合能力。说实话,我是那种自认为英文不错的人,大一就考了GRE,四六级也都是裸考600分左右,可一到学校,上学院三堂课下来就开始怀疑人生。后来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方面,我不太习惯一下子全神贯注听英文太久。之前练的听力通常是半小时为一个间隔,还要随时换脑休息下,可学院的课一上来就三小时起拍,着实让人压力倍增。对此,只有多听多思考来解决。我不太赞成每堂课都录音然后回家听这种做法,因为你无形中给自己留了退路,可能不会激励你当堂集中听讲。
另一方面,我反应不快,不适应课堂辩论的节奏。大部分的课都有一个重要环节,叫课堂辩论,针对一个话题开始自由讨论,我刚开始几乎都是懵着跟下来的。随后,经我研究,抓住两点:第一,永远不第一个发言。首先发言并洋洋洒洒说一通的,最有可能出破绽。我一般是两三个人发言后找好想好自己的观点再发言,这样既可以给自己赢得一些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又可以将问题陈述的更全面些。第二,在发言者中抱团。你发言时,最好先提取一些别人观点中认同的部分,这样既能和谐的推动讨论,又容易获得盟友。
二、读很多很多东西。
书籍、论文、报纸——学校和教授们提供给你了各种资源与推荐读物,如果想要在课堂上表现好,必须学会厚积。学校每学期给我们账户里充75刀的打印费,用以打印各种学业有关的资料,一开始我觉得绰绰有余,后来发现,根本不够用,长长学期过半就用完然后到处蹭别人的。
论阅读量,大概是一周200页书加上100页各类论文。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了解与体会差异性的过程。有些不熟悉的话题与观点,你只有多方采集深入了解,才有底气有资格在课堂上发言说出自己的声音。几乎每门课都有课后讨论版块,针对课堂上的问题,班里同学可以随时在版块里讨论,当你发现你两句话说完的观点被别人用一个小论文认真回答的时候,你会自觉地查更多资料来与他交流反馈,这种无形的互动,便是一种知识的深化与提高。何况,你习惯了这个过程便会发现,这实在有种自虐的快感。
三、正视自己的弱点,不吝惜自己的赞美。
记得研究生入学刚开始写课程论文那会儿,每篇倒数第二项都要写“Limitation Part”,也就是陈述论文局限性环节。那时,自己虽然不是个native speaker,可也有自己的小骄傲,怎会甘心轻易在文中数落自己。况且每篇论文都酝酿了许久才动笔的,实在不忍心借此否定自己,于是我总只写半页就了事。后来,导师把我叫去谈话,郑重其事地对我说:“Emily你的文章条理逻辑都很清楚,写作能力也很强,可显然,你没有对你的文章认识深刻,再好的文章都有破绽,你找到了它们,就是你飞跃的开始。”
这次谈话让我印象深刻,于是开始读一些学术很牛的文章,的确,他们写起自己文章中的局限与缺点时毫不手软,他们对同行的赞美与批评也都是发自内心的。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每一篇文章,从方法到内容,到了毕业论文的时候,我自知不觉就写了满满三页局限性,从论文中没有讨论考虑的方面到如果以后深入研究会再涉及哪些方向,自然而平实地全盘交代,丝毫没有感觉在凑字数。这件事让我明白,你所热爱的东西,可以伤害你,也能成就你。
四、有问题多和教授沟通。
对于与教授的交流,我经历了从一开始不好意思到后来死皮赖脸的转变。导师回复邮件的速度永远比短信都快,你只要和他约时间他也百分之百会安排见面谈话。一杯咖啡的时间,你听到了他想法中的几个点,就会引发一系列写作时的蝴蝶效应。说两个例子,一个是我的导师Alex,他主要研究中东地区与南非的教育问题,一次他去德国开会回来,说学院与德国高校有交换生计划,可以交换生一年,我及时就表达了想去的愿望,他当时笑了笑,说:“有意思,这两年带过的中国学生都喜欢去欧洲交流。”
后来一次闲聊,我问他:“Alex你为什么对中东地区的教育问题感兴趣呢?”他平静地说:“作为一个美国人,我知道美国教育在一些方面比较出色,可是,做学问要有全局观,我想去关注那些有战争或内乱地区的教育,那里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处在一个危险地带,这种教育边缘地区的矛盾冲突,会让你有更深的思考。”他的几句话让我吃惊又惭愧,也直接导致我把那门课的论文主题定位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后来,经他的推荐,这篇论文入选了多伦多国际教育会议。
另一个例子就是我尊敬的Fennell教授,一个和蔼可亲的黑姐姐。她曾是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博士,带着一份好奇心选了她的课。没想到,第一份作业就是假设自己是一名新闻记者,回到1955年写一份参加过的会议报道。我于是课后找她聊天,发现她的办公室里简直是一个小型中国研究博物馆,摆放着各种关于中国的版画与中英文书籍。言谈举止间,她对中国问题思考得很深,并每年都会来国内参加女性主义会议与座谈。让我感动的,是她有次在班里讨论了南京问题后,特意把我留下告诉我:“班里有些同学对这个事件毫无认识,他们的话不要当真”,并让我把“南京大屠杀”作为一次Topic在之后的课上陈述。为了准备那次,我和组里另一个同学动用了很多国内的资料与信息,并最终获得了很好的反馈。
我想,对于一个醉心学术的教授来说,他们永远欢迎与欣赏爱问问题的学生,并喜欢力所能及的提供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国内国外皆是如此。
五、不要放弃文科思维,同时学会用数据说话
一开始我不太理解为何课程中有统计学课程,后来才发现,这是个用数据说话的国度。你提出的论点再新颖深刻,不用“定量法”来证明都是空洞的。就比较国家之间的教育政策来说,我们需要学会综合各因素建模以查看教育政策的施行成果,包括抽样一些地区的著名教育测试(如PISA)。我导师自己就是个数据控,他改我的论文时总是特别注重一开始的方法与模型环节,这种直白的质疑会让你想问题更理性更具体。同时,文科的思维优势也不能丢,这关乎一些人性关怀与主题升华。
六、博采众长,没有“局内人”之说
你以为你来自中国就是局内人么,显然不是。班里的美国小哥Dan曾在四川支教4年,熟知成都的苍蝇馆子、华西医院的囧事、川大的楼道传说与九寨沟的民宿,分分钟可以当我导游。我第二年开始当助教时教过的一个韩国学生,那天我穿了件黑色毛衣直接来一句:“一件黑色毛衣,两个人的回忆”(周杰伦歌词),难怪他中文听力得不了A;他们还在除夕集体发邮件要红包;班里的一个美国女生会弹古筝喜欢中国古典音乐;小组讨论时几个外国同学一次拿着印好的中英文对照的“政协热门词汇”问我怎么解释,并跟我提议把作业主题定为“高考移民”或者“户口问题”。所以,你来自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待问题时的态度与立场。对此,要和她们多交流多学习,并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最后想说,我天资平平,也是拿时间换天赋的人。不过,我很开心能够保留着自己的一些小习惯至今,比如每晚不超过12点睡觉,每周末要拼命抽出一天出去逛逛,每天坚持早起晨读,没有拖延症,每周至少去3次gym,每逢小长假都要出去旅行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小确幸,足以给我动力与希冀以应对看似单调而繁重的课业。国内或者国外,你都必须有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节奏,该学的时候全力以赴,该玩的时候肆意地玩,忙碌之余也要好好享受生活。在美国待了两年半,前两年,我都是一个人,这种独自在异国求学的体验,热闹而静寂。绵延的城市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尽头。想说的是,一个人时过好一个人的精彩,两个人时才能尽力拥抱对方。夜深人静时,偶尔会想想在国内的好友与亲人,这种回忆中带着期盼的想念,踏实而充满力量。留学终究是件寂寞的事情,可也并没有因为孤单寂寞就哀伤。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无法预料明天会有什么,你所能掌控的,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只有你清楚的感知到了怎样与自己相处,才能与世界相处。
无论工作还是学习,愿你始终做个热爱学习与生活的人,相信前路未知的幸福与苦难,永远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