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刚满18岁的木子远赴英国读书。7年后,木子学成归国,并顺利应聘到一家美国公司工作。谈及这7年的经历和感受,木子妈妈用了“百感交集”和“喜忧参半”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送女儿去英国读书
2001年,正读高二的木子突然说想去国外留学。我的第一反应是反对。一来,我们是普通工薪家庭,支付不起高昂的留学费用;二来,木子刚满18岁,这么小,独自出去闯荡,我舍不得也放心不下。但丈夫却旗帜鲜明地支持女儿的想法。
在父女俩强大的攻心术下,我最终点了头。经过反复斟酌,我们决定送她去英国读书,理由有二:一、那里教育资源好;二、允许留学生打工。对我们来说,支付高昂的学费已属不易,生活费必须由孩子自己打工支付。我问木子怕不怕吃苦,她坚定地说不怕。就这样,在紧张忙碌地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后,我和木子站到了英国领事馆的门外。
说真的,我是期待木子被拒签的。长这么大,她从未离开过家,现在突然要飞去那么遥远陌生的地方,又是个小女孩,我真是一千一万个不放心。然而,上苍却没有眷顾我这颗做母亲的心。
随着木子离家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越来越不安,总觉得还有许多话没有嘱咐她。有道是,儿行千里母牵挂。再多的嘱咐也是无法让母亲的这颗心安妥啊。整整10天的时间,我写了改,改了写,终于完成了一封长达三万字的信,悄悄地装进了木子的行李里。在信里,事无巨细,我都做了详细的嘱咐叮咛,也包括有关性的教育。
那些日子,我总是难以入睡。深夜,孩子睡熟后,我便悄悄地坐在她的床边,静静地贪婪地端详着她,有无尽的不舍。她睡得这样恣意和香甜,被子踢到床下也浑然不觉。到了英国,谁会深夜起来给她盖被子呢?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谁来照顾她呢?那时我常想,如果我能变成一件贴身的衣裳,陪伴着女儿飞越万水千山该多好啊。
女行千里母牵挂
中国和英国的时差是7个多小时,从送上她飞机的那一刻,我就计算着木子到达的时间,在电话机旁焦虑地等待着她报平安的电话。木子初到,暂时租住在一个英国家庭中。时间一分分过去了,我的心开始七上八下。古人云度日如年,实在是留有余地,我彼时的心情根本是分分秒秒都如年啊。
终于忍不住,我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纸。纸上用英文写着三句话:我是木子的母亲,她今天到你家里,请问她到了吗?我的英文水平基本停留在“thankyou”和“goodbye”上,为了练会这三句话,我很是下了一番苦工夫。
电话拨通,听筒里传来了一阵叽里呱啦的声音。我努力抑制住紧张的心情,大声将这三句话念了出来。接着,我听到了木子清脆的一声“妈妈”,我高悬了十几个小时的心终于“扑通”一声落了下来。原来,因为路不熟,木子耽搁了一些时间,我的电话和她几乎是同步到达的。
放下电话,木子独自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孑然一身行走在伦敦街头的情形,让我的心既惆怅又失落。在那里,她的身边将再也没有妈妈嘘寒问暖了,我的孩子,她能照顾好自己吗?我天天担忧着。
英国家庭只是暂住,房租太贵了。一周后,木子通过中介联系了另外的住处。可当她拎着行李按约定的时间到达后,却发现,那是一套还没装修好的公寓。乱糟糟的屋子里,到处是垃圾,只在地上扔着一个破旧的床垫,而且另外几个合租的人一个都还没来。
天色已晚。站在乱糟糟、空荡荡的屋子里,木子委屈地掉下了眼泪。受了委屈的她,本能地就是向妈妈哭诉,哪怕妈妈是在千里万里之外。听到孩子的哭声,我真恨不能立刻飞到她的身边,安慰她陪伴她。然而我知道,这只是刚刚开始,在未来的道路上,她将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委屈和挫折,需要她一一面对,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放下电话,我心疼地落下了眼泪。这一晚,我的木子该如何度过呢?她会害怕吗?能睡着吗?
女儿说,我是她最好的解忧草
木子先读的是语言班。半月后,她就开始打工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做清洁工,那时木子的语言不行,听不懂指示,结果那些英国人常向她投来不友善的目光。这目光深深地伤害了木子,她发誓,总有一天,要让这些洋人为她打扫卫生。当木子在电话里叙说这些时,我心里酸酸的,我能想象,在异国他乡生存的艰难。在国内,18岁的孩子大都还在父母身边撒娇,可我的女儿,却在别人的挑剔下奋力地清洗着地板。说不心疼,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