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盛静远(女,宁波人)
英文名:Linda(琳达)
年龄:18岁
留学地:英国约翰勒基学院
在英国读书,我发现和当地人聊天时,最令他们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中国菜。想家时,我最先想到的也是家乡的好菜。
1月18日,我和几位同学包饺子,准备在春节时把饺子卖给英国人,收入作为我和同学们正在筹办的杂志《点心》的启动资金。这本杂志主要介绍中国文化。
平时在学校,很多英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时国内的事,我要向不同人说好几遍,英国BBC也常常有介绍中国的节目。学校有 100多位中国学生,我们希望通过杂志让当地人更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有个预算,杂志A4纸大小,一本杂志24页,彩印,一期印200本,大概要108英镑。杂志放在图书馆等地免费传阅。办杂志资金来源,一是找当地餐厅等商家赞助,一是当地政府资助。政府规定13-19周岁的年轻人,通过答辩可申请社团活动经费,如组个乐队之类的。我们递交了申请表格,大概能得到700英镑的资助。
那天我们买来了大包小包很多原料:面粉、玉米、芹菜、猪肉、香菇,房东的厨房成了我们的“饺子铺”。
我们6个90后女生对着大堆原料不知如何下手,有人提议打越洋电话求助爸妈,但一看表,国内已是晚上,最后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包饺子的感觉就是春节和家的感觉
“大连的小雪”说:“我在国内时三天两头帮妈妈做馒头,估计饺子皮的和面方法和做馒头没区别,我来试试吧。”和面的任务交给了她。
和面是技术活,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做,剁肉馅就是体力活了。我们是女孩子,手臂力量都不好,只能轮流来。房东家里有一把“张小泉”牌大菜刀,估计是
以前的学生留下来的。我们把三四盒五花肉和鸡胸肉剁成了肉泥。加芹菜,加玉米馅,加香菇,加木耳,一个小时后,一盆芹菜猪肉玉米馅和一盆香菇木耳鸡肉馅总算完成。
包起饺子来,就有了春节和家的感觉。
我们打算3只饺子卖1英镑
6个女孩,有的来自南方的广州和香港,有的来自北方的大连和天津,有的来自东南沿海的宁波,也有内陆的河南,大家边包饺子,边介绍老家过年风俗,展示自己老家包饺子的方法。欢声笑语中,饺子全部做好,小巧可爱。
第一锅饺子热气腾腾出炉,老外房东好奇地跑来尝鲜,不停称赞“Nice!”(好极了)。这次我们的“饺子行动”,打算为我们的小杂志《点心》筹资,听说在伦敦,一个肉包子可以卖到1.3英镑,我们打算3个饺子卖1英镑。饺子打算在学校食堂附近的一个学习区卖(学生可在里面学习、吃东西)。我们准备了快餐盒,并用校园邮件系统和海报为饺子做广告。中国学生都说太贵,但问了英国人,都觉得便宜。我们做了300个饺子,放在冰箱里,准备春节卖。如果这次卖饺子成功的话,我们打算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