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某人的诱惑下才萌发了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想法,是时候把自己零碎的生活组织一下了。也许能将要远行的你,也能从中得到一点点启示。
一、我的小经历
这是来英国的第8个礼拜了。大部分的生活已经摸出了头绪,我也不就再终日赋闲于教室。
想起初抵这个巴掌大的小镇时,除了知道学校有一个中国女生外,我就不再得到其他任何一条有关中国人生活在这里的信息。而我的这位中国同学因为在伦敦生活了8个月没能过雅思6.5,从此避中国的一切东西如瘟疫。我热情地去找她,想从她那里得到一点帮助时,她只吝惜地给了我几个英文单词。于是我知道她不会为我做什么了,我有的只是一个孤单的自己。
浑浑噩噩地在这里度过了第一个星期,等到能够理解带各种国家口音英语的时候,我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奔波了。
第一件事就是为住宿待遇。我是在抵英的的第五天才进的超市,在知道英国的面包和牛奶甚至廉价于折算后的人民币购买时,我开始愤怒了。因为我在住宿家庭的头7天,除了晚餐,其他全是被用牛奶和方面包打发过来的。
我向学校递交了减免伙食费的要求,陈述中写到:牛奶和面包不是我的生活习惯,我将自己搭理伙食部分,不再付钱给房东。学校和房东之间是有利益联系的,我如此提要求,他们自然不会同意。不知道他们之间如何沟通的,反正在第二周的星期二下午,房东弗妈妈向我展示了她买的方便面、大米、罐头和一份她做的所谓的中国蛋炒饭。
她热情地似乎不知道我向学校提交的含着怒气的“抗议书”,似乎仅仅是出于自身的待人之道。而我,虽然知道这是理应得到的“礼遇”,为了彼此今后的相处,却还是不得不做出感激泣淋的样子,重复了N个让自己听了都别扭的THANK YOU。
第二件让我迫不及待做的事就是领略西方宗教风情。我来的第一个星期天就去了教堂观礼拜。意料中地结识了一个热情的英国老太太。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太太因那份为留学生们准备的清淡可口的下午茶在学校早就小有名气了。
英语一上路,我就着手经济建设了。我这人天生财迷,眼见着这15倍于人民币的英镑每天从口袋里掏出,自然希望有一天能装点进来。
最初我还幻想着能在英国找份中文家教或者太极教练什么的脑力劳动,图个工作轻松工资又高。可最终我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这里实在太小太偏远了,要找出一个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还可真要费点踏破铁鞋的功夫。
我得抛开一切幻想,重新审视体力劳动的价值!幸运的是,第二个周末我就在这里唯一的一家中国餐馆找到了工作。其实我一直就不赞同中国人在中国餐馆打工,这些香港老板们唯一能够压榨到的就是初来乍到的中国劳力们。所以这里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经验积累的平台,我要借助在这里的工作经验去找更好的工作。寻找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买报纸、去工作中心,餐馆清洁搬运护理……逐条信息仔细筛选;到沿街的店里留信息,餐馆超市,有次还跑去了一家汽车修理店(我是个连摩托都不会骑的人);我甚至向结识的每一位大鼻子倾诉自己迫切求职的心情,期盼他们能给予哪怕一丁点儿的帮助。这几个礼拜,满脑子焦虑的只是工作、工作、工作!
认定了只要工夫深,铁棒也成针。我终于在一家印度餐馆做上了临时Waitress。虽然只是一个礼拜,工资也不比中国餐馆高,但他们友好态度,让我更加坚定了离开中国餐馆的决心,去找份有尊严的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我又很快找到了一份敬老院的护理工作。也许是去年在这里工作过的一个中国女生给了他们很好的印象吧,所以虽然我不能出具哪怕一个证人证明我的工作能力,他们还是把机会给了我。这是第一份我真正乐意称为“工作”的工作。在把工作服接到手上的那一刻,我紧绷一个多月的大脑终于宣告休息了。我很满意这个结果,在完成雅思考试之前,将不再去考虑做其他的事情。
说来说去学习还是第一。
当不得不为自己计划生活中每一件小事的时候,我最想的就是家里人。真的很希望他们就在身边,能偶尔搭手帮帮我,让我不至于太压抑太紧张太狼狈。说实话,初来的半个月,我没有一天不流泪的。离家万里,找不到一个可以倚靠的角落,又不愿意在电话里提起自己的委屈,唯一能做的只是在日记本上画一个又一个“T_T”的标记。
现在我已经适应了很多,日记本上只是偶尔被填一笔。
二、我看英国人的生活
我们来英国学英语,一般都被安排住在当地人家里。这是了解了英国人的生活的第一个舞台。
我的房东不爱做早餐,多吃买来的方面包、牛奶、三明治、比萨……吃的时候烤烤热热,有时甚至就喝冰牛奶——冬季也如此。中午大家都不回来,各吃各的。只有晚上才正式一点。虽说正式,他们的烹调手法也很简单,瓜果类的切了就放在盘子里;肉类的,时煮时烤;然后就是相当于大米饭的土豆,捣泥炸块烤片清煮油煎,手法不少,餐餐都吃,有点可怕。
多数英国人不爱喝汤,尤其是广东口味的清汤。房东弗妈妈从来不做,我又懒得自己动手,只好偶尔想想妈妈煲的有营养有美味的靓汤了。
弗妈妈厨艺不太好,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她用微波炉煮的夹生米饭,常常水还没有被米吸收干。我说没熟,她却说英国大米硬,就这个吃法。哎,既然他们自己也这么吃,我也不好挑剔,将就着用吧。弗妈妈总以为中国人吃米饭,就像他们吃土豆,什么佐料都不用,就可以吃的香喷喷吃上一大碗。值得一提的还是她的“中国式蛋炒饭”,就是把鸡蛋煮熟了去壳弄碎,然后和白米饭拌在一起。
弗妈妈还不爱洗东西,哪怕是最简单的茶杯清洗。他们家喝水的杯子有几十个,用一个往洗碗机里收一个,几秒钟的劳动却常常要留到两天以后由机器完成。
像她这样的上班族并不是每天要赶点去办公室。一个人兼职二三份工作,今天去一个地方,明天去另一个地方,工作时间有时不过两三个小时,甚至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远程操作。
这些英国人穿衣服的方式也让初来乍到的我非常惊讶。我在教室里穿棉袄烤暖气,外头的街上却还有人穿短袖。有时还可以看见一些人,身上穿着中统棉袄,下面却是一条很薄的棉布裤,风一吹,呼呼地飘,更可怕的是脚上还蹬一双凉拖鞋,光光的脚板露在外面,我光看都觉得冻得可怜。经常看他们这样的装束,我自己也糊涂了,都不知道该怎么穿衣服。
三、一点建议
我做的最失败的一个决定就是带了美元现金来英国。被中国人那么看重的美元,在这里却被嗤之以鼻。任何银行都不接受美元现金的储蓄业务,有的银行甚至连外汇储蓄业务都没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伦敦总行,把现金换成支票,然后再操作其他步骤。这其中的一存一取、现金与支票的转换,服务费相当高,别说挣点利息,不让人连本带息一起赔太多就不错了。哎!
从国内带电器来英国,需要买一个转换接口。其实中国就有卖,我不知道。结果在家2块可买到的东西,却让我在这里找了7家小店,花了3.65镑才买到。让老英狠挣了一笔!
英国银行办事效率极低,偏偏又喜欢用邮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足足一个半个月,我开的一个现金帐户一个储蓄帐户才陆续收齐存折、卡和密码。就这,还是在我三番五次去银行督促下才促成的。可笑的是,期间,银行居然自作聪明到把其中一份存折、卡和密码寄到我的中国家庭住址去了。被我发现后,他们才又做了一份重寄给我。
初来英国,我也不知道还有医生和警察局注册这两件事。护照上说的入境7天之内就要办的事,被我拖到第42天才发现,急急跑去警察局捐了34镑,呼,没有被罚款!
抵英后务必得做的几件事到这时才被我连蒙带闯地彻底办完了。
相关咨询请拨打400 666 1553(中国)0203 206 1211(
英国) 或发邮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国)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国)